一周美术丨如何开发落实一门主题课程?这位老师有“独家利器”
周一(其他学科)丨周二(语文)
周三(数学)丨周四(英语)
周五(班主任)丨周六(微周刊)丨周日(好文精选)
2011年,我所在的成都市实验小学与美国的布利斯学校结为友好学校,并自此开始了共建一些有成都特色、包含中国传统文化、方便跨国际交流的课程项目。经过综合考虑评价,“大熊猫课程”成为了我们一致通过的课程主题。
踏上熊猫之旅
分级制定课堂任务
由于课程组覆盖所有年级,各个年级的学生实力、理解力都不同,而且课程组的每个老师专业特长也各不相同,所以,我们的特色熊猫创作实验课堂也针对各年级各不相同。
除了各年级固定的课程任务外,我们还安排了熊猫马克杯设计、熊猫明信片、熊猫团扇、陶艺熊猫、熊猫书签、熊猫环保袋等备选选题。
灵感、素材需要学生主动获取
这是一场以大熊猫为主题的课程改革。但是,大熊猫要充当什么角色呢?围绕着大熊猫的生活习性进行作品创作?
如果那样的话,作品内容可能会受限制,嫁接传统文化也会有些吃力。但大熊猫如果做作品的主人公,就完全不一样了,它可以像我们一样,去看、去摸、去感受,多么有趣!
这个想法不仅让我们美术组的老师欣喜开心,也获得了学生们的一致通过。紧接着,又有一个问题出现了,作品中的大熊猫能做些什么?要做些什么?
大量欣赏中迸发灵感
我们在美术课正式开始之前,会先上欣赏课。美术教师会利用iPad、一体机、云资料等互联网资源,事先准备大量的图片、视频,主题覆盖所有日常见到的、能找到的传统文化(也需要课程组集体讨论决定),例如成都的景点故事、戏剧表演及脸谱(如川剧中的变脸)、传统节日的来源与习俗等等,然后在学生欣赏这些直观、具体的可视形象时,口头讲解传统文化的渊源。
我们不直接告诉学生要画什么,怎么选,而是通过告诉他们有什么,可以去了解什么,进而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选择最打动自己、自己最想加工的灵感点。
走出课堂寻觅素材
只有课堂上观看、欣赏,学生们虽然能够找到创作灵感点,但是没有情感的注入却使得作品在打动人心上有些不足。
所以,我们也安排孩子们走出课堂,来到成都各个名胜景点进行采风,让他们在网上了解景点的文化资料,然后把对景点的认识融入到美术的创作中去。
当美术和语文相融合,孩子们在美术作品中除了会画出景点和熊猫,还会顺便把去景点的一些感受和小故事写在作品里,更增加了作品的趣味性和可读性。
这是一节在6年级展开的景点熊猫国画创作课。
这节课的目的是先教会孩子们学习水墨画的技法,然后根据自己看到、了解到的成都景点知识创作水墨景点作品,再将熊猫的主人公元素和景点相融合,创作出一幅“熊猫景点原创水墨画”。
由于六年级的孩子们已经可以熟练地用铅笔线描出物体、熊猫的身体结构和形象,所以课堂一开始,我先重点教授学生熟练运用笔墨纸砚,学会国画的传统技法——用笔注意中、侧、顺、逆、提、按、顿、挫,控制墨色的干、湿、焦、浓、淡,以及简单的间色调配。
虽然孩子们刚拿起毛笔不顺手,有的还向我诉苦说“毛笔画画好难!好难!”,但慢慢地他们感受到了墨在宣纸上晕染的乐趣,掌握了毛笔的用法,可以用中锋画线,侧锋画面,注意水墨的干湿,甚至还能把国宝熊猫毛茸茸、呆萌的感觉画出来。
国画大熊猫已经跃然纸上了,紧接着我就带着孩子们进入下一环节——水墨景点画。学生们先拿出在网上搜集的和自己参观景点时准备的线描稿开始进行白描稿的创作。同样是中锋行笔,这些景点就有了弹性流畅的线条。
有了熊猫和景点的原材料,就有了作品画面中的主要元素。下一步,我给孩子提了一个建议——可以结合自己去这些景点时的感受或在网上查阅该景点的相关资料写50字左右的感受或诗句吗?孩子们写的很快,或抓住建筑的特点、或描述参观经历、或感叹小吃美景。
“大家都有了自己的大熊猫,也画了喜欢的景点,还写了一些很有趣的感受。有了这么多的素材,大家可以随意使用组合,现在就开始创作属于自己的熊猫水墨画吧!要注意文字、画和印章的位置搭配哦!”
话音刚落,学生们就重新拿起了自己的画笔,有的静默深思,有的三两讨论。经过一段时间的构思作画,学生们交出了太多惊艳的作品,你看!
全方面改革熊猫课堂
除了课堂前后对教学内容的革新以外,我们对内容外的熊猫课堂也进行了多元化的改革。
改革课堂安排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原本40分钟的一节课时间有些零碎,不仅学生容易忘带工具,课程组老师不好管理,而且打断学生的创作过程,导致作品的完成断断续续,严重延时。
所以,我们先在四、五年级试行美术连堂课,取得成效后,就在熊猫课程组全部推行。课堂调整后,我们的美术课堂在注意孩子安全的前提下,允许孩子在创造作品时,可以不再是一个人去完成,还可以选择小组合作的方式。
小组合作的课堂看似吵闹、纪律性欠缺,但其实孩子们是在有学习主题和任务的背景下,进行激烈的思想碰撞。
360°无死角、全方位记录美术课堂
为了不仅让孩子们感觉无拘无束,也让学生和家长能明显感觉到自己能力的增长,我们把课堂改造成了360°无死角、全方位记录的美术课堂。
在每节课前,教师先通过网络向家长和学生介绍本节课的内容和所需工具,避免学生临上课前才发现自己忘带了工具的窘况;在课上,对学生的作品、学生创作的情景进行拍摄,反馈给家长,并建成学生个人的电子成长画册放入云账号存贮。
多元化课程实验评估
改革后的课程实验评估体系主要分为两部分。
一个是之前建立的学生电子成长画册,期末时教师会根据电子成长画册的完成情况进行总结,教研组也会根据每个教师的学生电子画册进行课程实验评估。
另一个就是根据完成的作品进而延伸的文创产品以及商业运营情况进一步评估。
通过对课程以及课堂的重新设计,学生们对熊猫课程越来越期待,课堂作业的完成速度和作业也越来越能保证,不仅获得了学校和老师们的一致好评,还得到了家长的支持和夸奖。
例如,就在我们的景点熊猫国画的课程进行中,就有家长看到学生的不断变化后,反馈说:“我一直在关注班级的国画课,那场面让人着急,满桌子的废纸,颜料洒了一地,孩子们几乎都变了小花猫。
但这一切在罗老师认真而生动的讲解下变得有序了许多,大家也都画出了满意的作品。作为家长参与其中,亲身感受国画课堂的热烈、有趣后,我觉得过往所有的狼藉都是孩子们成长的步子,是每一张笑脸发自内心的喜悦!”
就这样,我们的熊猫课程第一阶段获得了圆满的成功。紧接着,我们又据此开展了“熊猫文创产品”的变身课程,也得到了不错的作品和市场反馈。具体成果,欢迎大家移步我们的微店进行详细了解~
本文为作者原创,已获授权
作者丨罗东来(成都市实验小学美术教师,四川西蜀花鸟画院特聘画师,四川省美术协会会员)
图片丨花瓣网
编辑丨李俊萱
“星教师”广告合作请联系:023-67450968
投稿邮箱:3207153742@qq.com
推荐阅读
点击关键字,阅读更多“理化生”相关内容
/ 小学教师专业成长学习包 /
点击"阅读原文" 【一键购买】